
一、积极行动
首先不要等,不要慌,积极行动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找工作不要局限于应届生招聘会,一来应届招聘会,千军万马同台竞技,对于简历一般的同学存在额外的劣势;二来,短时间内集中释放供求,势必造成踩踏和混乱,初入社会的同学很容易晕头转向。因此,如果在应届招聘会中失利了,不妨尝试投递一些社招岗位中要求较低的岗位,并积极准备,也能提高应聘成功的概率。此外,从往年的数据看,每年的6到8月越都是失业率的高峰期,8月之后失业率逐步降低,说明往年有很多同学也是在毕业之后才找到工作,因此毕业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也不要直接躺平放弃,毕业之后也可以接着找工作。
二、稳定心态
心态上要淡定,找不到工作,不要把所有的压力都归到自身。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非常复杂,非个人能左右,要因为就业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心态上要开放,不要总觉得靠自己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大厂是唯一的路。要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力量,比如每年的毕业季,政府都会加大对应届生群体的就业扶持,会适度放开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央企的招聘规模,会适度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增加应届生招聘。今年政府在外部压力下,势必加大力度保证内部的就业,因此,适当求助学校、求助政府,依托学校和政府的指导获得工作机会也是可选项之一。
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4月8日发布《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推广就业服务新模式,通过“24365校园招聘服务”、“职引未来招聘服务”等官方渠道促进就业:
(十八)推广数字化就业服务新模式。建强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国家、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互联共享,打造“24365校园招聘服务”、“职引未来招聘服务”等品牌。制定高校毕业生数字化就业服务标准规范,推广移动端服务。加快就业服务智慧化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意见》还提出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完善帮扶援助体系,有需求的同学也可以积极申请国家的援助:
(十一)健全困难帮扶机制。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帮扶对象提供服务和援助。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推动政、企、校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帮扶对象。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就业帮扶要求。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
(十二)加强帮扶对象能力培训。实施“宏志助航”就业能力培训项目,有序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培训帮扶实效。各级公共实训基地强化对帮扶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鼓励社会力量面向帮扶对象提供公益性就业能力培训。
三、长期规划
职业发展的方向规划很重要,要思考职业的大逻辑,和长期逻辑,也要思考职业的小逻辑和短逻辑。长期肯定要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但中短期还是要优先保证就业。当然,最好能把中短期和长期规划衔接起来。很多同学的中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毫无关联,只会徒增工作痛苦,而有些同学先进入某个岗位,这个岗位对自己的长期规划也有助益,这就再好不过了。
四、总结
最后祝愿大家找到合适的工作。
- 除非另有明确标注,本站内容的版权均归属于原始发布者。未经发布者和本站明确授权,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复制、盗用、采集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将本站内容发布至其他媒介或平台。
- 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 对于非本站官方发布的内容,本站无法对其具体内容承担责任。请用户务必自行仔细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